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正文

红色精神谱系鲜活无为党史学习

2021-04-26 11:12:16

  无为是革命老区,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无为大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无为深入挖掘无为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提炼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教育,不断引领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厚培知史爱国之情、砥砺爱党强国之志。

  用好红色资源,体验式学习。以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为载体,挖掘其育人价值,让党员干部走进融知识、文化与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第二课堂,现场追溯历史、反思现实,补充红色营养。通过观看实物与图片、聆听讲解、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使党员干部自觉学习革命先辈先烈,增强党性意识,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2021年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共接待省内外200多单位,烈士陵园仅4月4日清明节当天就接待1万人次。

  提炼红色文化,创新式转化。组织开展“百花齐放颂党恩”文创活动,不断提炼无为的红色文化,将无为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力量,策划制作《本色》《旗帜》《堡垒》等无为红色视频,出版《大军从此过江东》《安徽红色记忆丛书——红色无为》《濡须风云——无为红色故事》等书籍,创作庐剧《擂鼓诗人》《铁打的军纪》、黄梅戏《杜鹃嫂》等剧目,制作《无为话话无为——建党100周年话说无为红色记忆》电视专题片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的重要作用,组织老党史工作者专班,挖掘无为党史资源,编撰了《濡须风云》无为红色故事一书,收录了新民主革命时期发生在无为地区的革命故事110余篇,是当前党史教育中红色“抢手”读物。同时,组织老同志参与《无为市中共党史人物传》修编工作,通过对现有党史资料的全面梳理、深入挖掘,全面展现革命先烈精神风貌和奋斗历程。

  拓展红色活动,激发式引领。为深入拓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无为组织开展“百场红色文明实践”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红色文化阵地,开展“百场红色宣教活动”“百场红色文化活动”“百场红色精神传承”活动,激发无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干部知党史、感党恩、立远志、犇征程。

  百场红色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广泛开展入党宣誓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党史答题竞赛、讲红色故事、优秀党课展播等百场主题突出、生动活泼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将组织开展“濡须风云知多少——党史知识我抢答”个人竞答积分赛、“无为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知识大赛”团体比赛、“红色无为”故事推送活动等活动。今年75岁的原无为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敏林经常奔波在去镇、单位和学校宣讲党史的路上,他坚持宣讲党史已经有7年时光,仅2021年他已经义务宣讲了30多场次。

  百场红色文体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采取集中组织和自行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红色文化阵地等平台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展歌咏、演讲、书画、体育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体活动,歌颂党的恩情、展示新时代风貌、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七一”前,全市将组织举办“百年光辉映初心”百幅图展、“百支红歌献给党”大合唱、“百幅书画绘发展”活动。

  百场红色精神传承活动。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加强党史在青少年中学习教育的传承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组织开展“听党话跟党走——青春追梦”“听党话跟党走——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百场诗歌、演讲、绘画、征文、体育活动。3月28日,86岁的渡江英雄马毛姐回到了家乡——无为市刘渡镇,她用亲身经历为家乡的学生和党员干部群众上了一场生动的“党课”。

  渡江英雄马毛姐回到了家乡,忆当年寄语少年

  深挖红色内涵,扩大式激活。无为市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为扩大无为的红色文化影响力,做大做强无为的红色文化旅游,无为利用山水涧景区、渡江第一船始发地、戴安澜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深挖红色内涵、还原历史触感,组织开展“红色行——打卡无为红色文化”活动、“2021文化旅游年暨四时节庆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体验,把无为的红色文化故事讲新、讲好、讲生动,让无为精神“活”起来,进一步激活无为“红色文化”影响力。(陈国莲)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