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关河村:以茶叶基地为依托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新动源
2021-08-11 10:52:13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打造乡村产业龙头,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才能更好推动乡村进步、农民发展。关河村2019年组织建设特色种养业“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园区,以合作社为基础,以茶叶基地为依托,带动村民增收、全村经济增长,截至2020年,已带动脱贫户分红收益达20余万元。
发展标准再提高。2019年,关河村沿山茶叶示范园区成立,借合作社之地,处理茶叶基地各项事务,以各户土地入股,各自种植、烘焙,合作社统一采销,关河野生茶在全县范围内还算收到好评,但介于烘培技术、茶叶品相、整体包装等原因,未能受广大欢迎。2020年以来,关河沿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茶叶基地专门修建670平方厂房,采购茶叶加工成套设备,注册了关河野生茶品牌,成功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初步建成了种、产、销一体化供销产业链。当前,正在谋划请专业人员对茶树品质、茶叶品相、烘焙技术等进一步改善,大力提高关河沿山野生茶市场竞争力,同时对茶叶包装、茶叶品质分层次、针对性分销,进一步提升关河野生茶市场受众范围,我村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做优茶叶产业、做强茶叶文化、打造我村茶叶发展新引领势头。
园内配套再齐全。2019年初步建立1310亩茶叶示范园区,鼓励村民自主种植,合作社统一帮助分销,茶叶基地茶树品质层次不高,园区也未形成统一规划,部分土地经协商虽要求种植茶叶,仍种植了其他作物,园区道路也未尽完善,对茶叶采植、管理影响甚大。如今在镇村的大力协调下,由原先的基地面积扩大到2310亩,茶树全部统一种植、集中管理,准备修建上下环绕的园区标准化道路,建设具有观赏性的园区乡旅景点,健全园区配套设施,打造关河发展新“景点”,助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新提升。
经营模式再转变。关河沿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最初以“党支部+种养殖大户+脱贫户”的模式,以销售为切入点,通过务工、分红等为主要收入来源,带动性不强,整体收入仍有差距。在镇、村的深入谋划下,合作社进一步完善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收入,当前,关河沿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全市第一家以“党支部+种养殖大户+电商+脱贫户”模式成立的集体合作社,2020年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7万元,每年用于脱贫户分红超过12万元,带动121户脱贫户实现增收,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增收,户均在400元以上,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结合再深入。茶叶示范园区的成立在目前的发展下,种、产、销一体化已初步形成,面对当前乡村振兴新要求,不仅仅要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更要注重第一、二产业共同发展。2021年来,在镇、村以及驻村工作队的共同谋划下,以打造关河乡旅产业示范园区为目标,统筹谋划关河产业发展,在今年关河电商运营中心建成后,以扶贫产业园区茶叶基地为主体,与拟建的美丽乡村示范点、现有的种养殖区域相互促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关河特色产业,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旅项目,推动茶叶产业发展迈上新水平,推进乡村产业与乡村休闲融合更加紧密,建设宜居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