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无为市洪巷镇:培育文明乡风 奏响振兴强音

2021-08-19 10:40:40

图片8.png

  初秋的黄昏,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天角。漫步于省级文明镇、省级森林镇洪巷镇的政务区,荷花竞相开放,莲叶波浪起伏;微风袭来,阵阵荷香飘然而至,令人心旷神怡。“现在柏油路、路灯、足球场、污水厂、健身广场、草坪、栈道......城里有的,我们洪巷也有,住在这里真幸福。”这是96岁的退休教师汪显扬最常说的话。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洪巷镇以无为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筑“魂”提“质”。

  夯实阵地建设 培育文明根基 

  充分发挥国家文保单位戴安澜故居,芜湖市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戴安澜纪念馆,何也烈士英勇事迹,现代白化文先驱李辛白,王家幢、罗山中心村、凤和戴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的品牌优势,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强大支撑力量。注重对周家祠堂、王氏宗祠、青岗寺等人文古迹的保护与开发,突出地域特色,展现现代时尚。积极整理民俗家风,完善村情村史资料,培树了2名村级文化带头人,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丰富文化活动 培育文明风尚 


图片9.png

  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站、少年宫、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以组建“文明宣讲”、“小手拉大手”、“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了“道德讲堂”、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留守儿童”等群众性文化服务,实现单一文化输送到多元文化融合。找准乡村振兴的“共同话”,听懂群众的“心里话”,讲好因地制宜的“地方话”,让文明乡风以通俗易懂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群众主动投身到文化服务中来,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赛、公益电影、文艺汇演、红歌大合唱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群众的视野。

  凝聚榜样力量 培育文明氛围

  以个人的“微镜头”折射社会的“正能量”,大力挖掘身边典型,把时代的标杆、模范的旗帜,先进的楷模,深深植进村民心中。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广泛开展“最美脱贫户”、“最美庭院”、“文明村”、“好婆媳”、“身边好人”等评选,培树了童爱平、王国安、李和平等芜湖市先进典型,运用“媒体+”广泛宣传,着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自觉摒弃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