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无为市泉塘镇:以生态优先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021-09-16 15:07:47

  为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多年来,泉塘镇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关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化引导,多措并举,以点带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片12.png

  一、“以线画绿”,确保“高标准、大面积”绿色种植。

  一是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总投资近亿元,到2021年底,可建成面积达6.4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二是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成绿肥还田示范片300亩,水稻收割前种植紫云英,次年翻耕腐熟,以绿肥替代化肥,改良提升土壤底质和肥力,后茬农作物增产明显,减少化肥投入量,保护耕地底质;建成水稻机械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片400亩,在机械上加装肥料抛洒设备,旋耕翻田时同步施用控缓释配方肥,形成旋耕深度内的全层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水体造成的富营养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将畜禽生产同种植业有机结合,在全镇3家畜禽企业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2020年,共为本地消化利用秸秆2700余吨,从源头上减少秸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四是建成镇级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点1个,15个村(社区)建立村级收集点45个,落实专人不定期对农业废弃物归类收集转运。

  二、“以面铺绿”,确保“高品质、大收益”绿色水产。

  一是大力实施生态养殖,在全镇养殖区推广了以“活水、种草、移螺、稀放、混养、优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河蟹养殖营造一个类似天然的生长环境,减少致病因素的产生,从而减少药物投入;二是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普及养殖技术和规范用药知识,以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为主,通过建立水产养殖生产台账和不定期抽检农残等手段和方式,严格规范用药,确保河蟹等水产品品质;三是利用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于2020年投资近800万元,对芜湖市泉塘现代渔业示范区1000亩的塘口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建设养殖区沟渠护坡、生态浮塘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尾水、面源污染处理项目,对示范区主入口道路硬化,通过对示范区建设的再提升,促进渔业生产规范运行,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以点缀绿”,确保“高利用、低排放”绿色畜牧。

  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共投入60余万元,为全镇3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1家畜禽养殖专业户建成了沼气利用系统、干粪堆积房、粪污处理池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全镇畜禽养殖规模场和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通过将畜禽粪便发酵转化为燃料或有机肥等形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有效实现了畜禽粪便的高利用和低排放。

  我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做到绿色种植铺设成面,绿色水产辐射为片,绿色畜牧聚焦成点,农民生态理念明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后劲十足,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乡村振兴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通讯员吴静)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