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牛埠镇:创新完善培训模式,持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

2025-09-05 10:07:34

  为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牛埠镇建立起全周期、多元化、高效能的党员干部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image.png


  系统优化设计,搭建“全周期”培训体系。对新当选任职村干部,组织开展任前培训,重点围绕角色转变、职责认知等内容,帮助其快速融入角色,系好“第一粒扣子”。对在任村干部,组织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和发展需要,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如中央一号文件)、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应急管理、群众工作方法等专题培训,为干部持续“充电”。对年轻后备干部,组织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集体经济运营、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创新思维等内容,采取外出考察、高校研修、名村挂职等方式,培养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精准化施教,创新“多元化”培训模式。一是实施“课堂+实践”相结合培训模式。通过邀请党校教师、党政领导、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打造理论课堂,夯实理论基础。通过组织到先进示范村、农业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进行现场教学,在看中学、在学中悟,打造实践课堂。二是推进“线上+线下”培训互补。在线下集中培训,保持传统的面对面研讨交流,增强培训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在线上网络学习,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微信群等平台,推送微课程、政策解读短视频,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碎片化学习。三是推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互动。重点围绕本地区乡村治理、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和情景模拟,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设置结构化研讨、经验分享会等环节,鼓励干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长效化赋能,健全“高效能”培训机制。在培训前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精准摸排村干部的“知识盲区”和“能力短板”,确保培训内容“对症下药”,按需施教。在培训后,建立培训“回访”制度,强化训后成果应用。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回访,了解干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成效。同时,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线上论坛等,促进不同村干部之间的长期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此外,实施“以考促干”,将干部参加培训的表现和训后工作实绩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发学习内生动力。(编辑:程佰超)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