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无为市红庙镇:构建反诈治理新格局 筑牢乡村“防骗堤坝”

2025-09-05 14:58:30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向乡村蔓延的严峻态势,红庙镇深刻认识其危害性,将反诈工作提升至守护群众财产安全、深化平安建设、培育文明乡风的核心高度,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科技赋能”的立体化反诈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基石。

  织密组织责任网,构建高效协同体系。红庙镇将整合综治、公安、司法、宣传、民政、教育等多方力量,建立“反诈联盟”,明确职责分工,健全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机制,确保预警直达、风险早控、案件快处。同时,赋能基层网格,依托村(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将宣传发动、风险排查、重点关照、APP推广等任务精准下沉至网格末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筑牢源头防线。

  创新载体拓渠道,提升全民防骗能力。红庙镇着力提升宣传精准度与渗透力,聚焦留守老人、家庭妇女、青少年等易受害群体及刷单、网贷、养老诈骗等高发类型,建立台账,实施“一对一”精准宣教与关爱提醒。创新载体形式,组织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乡音土话剖析真实案例。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线上依托村民微信群密集推送预警提示与微视频;线下举办反诈集中宣传活动,实现宣传全覆盖、知识入人心,有效提升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

  强化源头控风险,筑牢技术防护墙。坚持防范关口前移,红庙镇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压缩诈骗生存空间。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力求重点人群全覆盖,提升主动防御能力。深化源头协作,与辖区银行网点建立联防机制,对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大额及异常转账强化提醒、询问与劝阻,推广延时到账等安全措施;与通信运营商紧密合作,严把开卡关,落实新用户反诈告知与风险提示,加强对异常开卡行为的监测管控。

  融入文明促共建,巩固反诈新生态。红庙镇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周例会、月研判制度,动态分析诈骗新手法、新趋势,及时调整策略,发布精准预警,确保工作与时俱进。将反诈意识、安全素养作为“星级文明户”“好家风”等评选的重要参考,赋予反诈更深文明内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与荣誉感。持续培育壮大“巾帼”“银发”“青年”等特色反诈志愿队伍,给予支持激励,确保全民反诈热情不减、力量不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治理新生态。

  红庙镇将持续以系统思维推进反诈工作,不断巩固深化治理成效,让防骗意识深入人心,让安全防线坚不可摧,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让和谐稳定的文明之花在反诈净土上绚丽绽放。(杭旭东)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