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安镇汪桥村:重阳新风暖人心 移风易俗树文明
2025-11-06 16:38:58
10月 9日上午,无为市襄安镇汪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一场以“移风易俗过重阳,孝老爱亲暖人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此开展。活动引导村民跳出“奢华办宴、盲目攀比”的旧俗,以质朴温情的方式欢度佳节,让重阳节在文明新风中焕发别样活力,为汪桥村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温暖动能。
破陈规:告别 “排场”,让孝心回归本真
“以前过重阳,总想着在酒楼摆几桌,礼品要选贵的,好像排场越大才越显孝顺,花了钱还累得慌。” 村民汪大姐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过往经历。在物质丰盈的当下,婚宴、寿宴的奢华攀比曾悄然蔓延,让节日变了 味”,也给不少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
此次活动中,汪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通过案例讲解、互动讨论,向村民传递“拒绝铺张浪费,倡导精神赡养”的理念:“真正的孝心,不是事后大操大办的‘面子工程’,而是平日里的牵挂与陪伴。”这一理念引发了村民的强烈共鸣。活动现场,不少村民主动分享计划:“今年重阳不去饭店了,在家给爸妈做顿他们爱吃的红烧肉陪他们唠唠家常。”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 “孝”的新理解——让节日回归亲情本身,让温暖取代排场。
传温情:陪伴相守,是最暖的敬老礼
“张奶奶,我们来给您打扫屋子啦!”活动当天,志愿者与村民组成的 “敬老小分队” 格外忙碌。他们带着米、油等实用慰问品,走进独居老人、困难老人家中,有的拿起扫帚清扫庭院,有的蹲在床边帮老人整理衣物,还有的坐在小板凳上,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在82岁的独居老人王爷爷家,志愿者小李一边帮老人剪指甲,一边轻声问:“爷爷,最近天冷了,被子够不够厚?”王爷爷笑着点头:“够厚!你们常来陪我说话,比啥都暖。”这样的温情场景,在汪桥村的街巷间随处可见,村民们不再执着于 “送贵重礼品”,而是用“陪长辈散步”“帮老人做家务”“给邻里老人送碗热饭”等实际行动,践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正如村民所说:“一个微笑、一次陪伴,比再多的排场都实在,这才是重阳节该有的样子。”
促长效:文明家风,让新风扎根乡村
“村里的文明,要看老人的笑容甜不甜。” 汪桥村负责人在活动中说道。此次重阳新风活动,不仅让村民对 “孝” 有了新认知,更推动 “敬老爱老” 从 “一时行动” 变成 “日常习惯”。如今的汪桥村,讲究 “排场面子” 的少了,关心老人日常的多了:年轻人会主动帮村里的老人代购生活用品,孩子们放学路上会陪独居老人走一段路,邻里间还会互相帮忙照看行动不便的长辈,“孝亲敬老” 的文明家风正在悄然形成。
据了解,汪桥村并未将此次活动作为 “终点”,后续将持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通过开展 “文明家风评选”“敬老志愿月” 等活动,把重阳新风延伸到日常,让 “拒绝铺张、注重陪伴” 的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让孝亲精神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新风成为汪桥村最美的 “风景线”。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孝老爱亲需久久为功。汪桥村以重阳节为契机,用温情打破旧俗,用行动传递文明,不仅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更为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相信在这样的新风引领下,更多乡村将涌现 “老有颐养、亲有温情、村有文明” 的美好图景,为无为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乡村力量。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