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校园 >正文

【文明校园风采展】芜湖电缆工业学校

2021-09-30 16:12:11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占地面积180.6亩,2021年初,无为市委、市政府启动“政企校职教园”建设,拟在城东开发区划拨453亩作为新校区发展用地。学校实行系(部)管理模式,前全日制在校生2021人,成人教育2131人。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芜湖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安徽省电大办学先进单位”等称号。全国第二批“1+X”证书试点学校,芜湖市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图片3.png

  一、“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树良好校风

  学校聘任一支军体课教师团队,与班主任齐抓共管,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实行准军事化生活,培养学生懂得感恩、能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将部队教育管理引入学校的德育体系之中。自2019年实施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显著提升,班风校风焕然一新,家长和生源校普遍赞誉,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多所学校来校学习经验,《人民日报》客户端、搜狐新闻等媒体先后报道。

  二、特色社团课活跃校园文化

  学校开设品类多样的社团课,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已开设青年党校、网球、跆拳道、无为民歌、国学等26个各具特色的社团课,每周三为全校“社团活动日”,组织一千多名学生同时开课,培养学生“技能+特长+”教学目标,学生社团与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相结合,3年来,社团学生已获国家奖1项、省级奖4 项。、

  三、文化传承,点亮无为“百年宫灯”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剔墨纱灯技艺传承项目落户我校,学校投资100万建设了展厅、工作坊,编写了校本教材,开发了文创产品,建立了销售宣传网店,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同时接待了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新闻媒体和文化团体,技艺传承人张文泉老师获“江淮名匠”称号,“剔墨纱灯”文化传承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省级大奖4个。2020年11月17日,非遗作品“无为剔墨纱灯”在第二届“黄炎培杯”全国非遗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2月,学校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民歌引入学校,并组建了“无为民歌传承班”。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紧紧围绕本地产业,优化调整专业设置。近年来,学校已与16家无为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比亚迪、三只松鼠等上市公司开设订单班。2021年1月,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开学初,学校又与安徽紫约农业科技公司签约,共同建设“紫约农业创业实训基地”,开设“紫约蓝莓班”,现代农业与现代职教相结合,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

  五、“满天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新时代志愿者精神

  学校“满天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以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体。“满天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型赛事、人居环境整治、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绿色保护、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服务队于2019年荣获第十二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荣誉称号。

  六、扶贫、扶智为了所有学生

  学校高度重视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工作,并每年从学校收入中足额拨付资金专门用于“奖、免、减”等各类资助。学校荣获2019年芜湖市学生资助(教育扶贫)先进集体表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施齐全,配备专业教师,根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家庭状况开展了大量活动和求助辅导,为我校学生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室”成为芜湖市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