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校园 >正文

严桥镇中秋“飞花令”:桂香浮动飞花令,童声琅琅秋月明

2025-09-29 10:22:39

  秋意如墨,在校园里缓缓铺展。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余韵尚在风中盘旋,另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已清亮接续。9月29日的这个上午,无为市严桥镇福泉小学的孩子们,以诗为舟,以词为桨,在千年文化的长河中开启了一场别样的航行。

  这场由严桥镇宣统办携手镇团委、综治中心、司法所共同织就的中秋“飞花令”,以“秋”与“月”为双生主题,借团队竞技的形式,唤醒了深植于童心的诗情与灵光。

  诗舟撷韵:秋月双题激荡千年回响

  “飞花令”的舞台,是灵感与积累的相遇。首轮“秋”字令启,次轮“月”字令续,小选手们于瞬息间打捞记忆深处的诗句,如采撷散落银河的星子。双主题的流转,既是对反应的考验,更是对诗海涉猎广度的一次深情丈量。

  “秋韵”与“月华”两队,风格各成风景。“秋韵”沉郁,偏重老杜“万里悲秋”的苍茫气象;“月华”空灵,更爱摩诘“明月松间”的禅意悠远。这迥异的审美取向,不仅映照出古典诗词的浩瀚多元,更让我们看见,古老的诗句正通过纯真的心灵,获得崭新的生命。

  文润法泽:法治清泉漫入诗意星河

  本届最动人的创见,莫过于让法治的清泉,悄然漫入诗词的星河。镇司法所采撷与童年息息相关的条款,将它们化作一个个生动的情景问答,如将月光揉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互动环节里,生硬的法条被“翻译”成贴近生活的故事与选择。孩子们举起的每一只小手,都像破土而出的春芽,在欢声笑语中接引法治的甘霖。普法教育于此,不再是一种灌输,而成了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滋养。

  礼映初心:文化薪火照亮成长之路

  颁奖时刻,被赋予温暖的仪式感。镇里为优胜者准备的文创文具与中秋月饼,不仅是奖品,更是载着文化密码的礼物。孩子们手捧这份荣耀,脸上的光彩,恰似枝头初绽的桂花。

  “这份仪式感,是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涯镀上一层诗意的光芒,”活动负责人说道,“它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可珍藏在心。”

  严桥镇的中秋“飞花令”,至今已延续两载,它如同一棵小小的花树,在当地文化教育的土壤中逐年生长,枝繁叶茂。“我们期盼的,不只是诗句的记忆,更是要让孩子们懂得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宣统办工作人员道出初衷,“未来,我们将继续编织传统与现代,让文化的星火,照亮更多童年的天空。”

  秋风依旧翻阅着时光,明月依旧皎洁如初。但在福泉小学的孩子们心中,经过这个上午,秋不再只是季节,月不再只是天象——它们已成了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能开启那扇通往千年情感与智慧的大门。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