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们的节日 >正文

泥汊镇:祭扫在心不在形 别样清明一样情

2022-04-01 16:18:47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到清明祭扫时。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芜湖市、无为市陆续发出通知、通告、倡议,就清明节祭扫做出安排,倡导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疫情后祭扫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无为市泥汊镇人民政府全面部署,组织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志愿服务活动,该镇群众正以别样的方式,过一个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节。

图片19.png

  清明寄哀思不必要返乡

  “今年清明节不要跑回来祭祖了,疫情还未完全过去,你们好好待在家,咱家人才放心。”3月31日,泥汊镇双进村黄小龙的母亲打电话给在铜陵工作的儿子。

  清明节是我国追思故往、祭祀先人的传统节日,但今年清明节恰逢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高位流行,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多点散发的严峻时期,同往年一样实地祭扫,必将增加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风险。

  为做好疫情防控,3月31日,泥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安全祭扫不返乡文明祭扫助防疫》致旅居省内外的老乡们的一封信,清明节期间,该镇暂停组织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集体性活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疫情后祭扫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

  “订单式”代祭扫服务成新风尚

  4月1日下午,泥汊镇日新村委托第三方企业开发制作的清明追思祭奠平台正式上线。手机点击进入无为市泥汊镇日新村民委员会“清明代祭扫服务”小程序,由群众点单、干部志愿者代跑,这样的形式为在外地工作和战“疫”特殊时期不便上坟的群众提供了代祭扫服务。

  “清明祭祖是中国传统,疫情将我和家乡阻隔,日新村的创新举措让我可以利用云端缅怀先人、追思故情,在特殊时期用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特别敬意。”常年在外经商的谢太稳得知日新村上线“清明代祭扫服务”小程序后,立刻拿起手机,在该程序里下单鲜花,开始“云祭祀”。

  “群众通过清明代祭扫服务微信小程序下单鲜花,由包片干部和志愿者一起代为祭扫、献花,既降低实地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又为在外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服务,更加保障了清明祭扫绿色文明、安全有序。”日新村党总支书记柯成说道。

  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可或缺。泥汊镇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管好自己、家人及亲属,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移风易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制止宗族性聚集祭祀和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带头劝阻在外地的亲友尽量不返乡祭祀。“倡导广大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每个成员做起,希望以战‘疫’的捷报告慰先人,用过‘节’的文明激励后人,做文明节俭办丧的示范者、生态节地殡葬的先行者、文明低碳祭扫的引领者、殡葬改革新风的弘扬者,让广大群众过一个平安、绿色、文明的清明节。”泥汊镇相关负责人说道。(钟昕)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