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们的节日 >正文

襄安镇:巧手织情梦 非遗润童心

2025-08-27 09:54:01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少年儿童文化自信意识。襄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吉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少年宫开展“巧手织情梦、非遗润童心——我们的节日七夕”活动,镇村干部、志愿者、学生共计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身穿红马甲,给小朋友讲解七夕节的由来、民间故事和传统习俗。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对七夕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七夕节?”“我知道,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做一回夕乞巧,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七夕节是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的,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祭拜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故名七夕。”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七夕节有什么习俗?”“我知道,穿针乞巧、吃巧果”“很不错,七夕节一般有穿针乞巧、晒书晒衣、为牛庆生、种生求子、拜织女等习俗。”

  随后,在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发放手工制作材料,为低龄孩子发放月球灯、为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发放非遗竹编画。小朋友们拿到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有的用积木块拼接底座,用贴纸给月亮贴上不同的图案,有的用竹条一压一穿制作竹编画……大家互相交流着制作心得和体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小朋友的巧手下,一个个充满美好祝福和寓意的七夕节竹编画和月球灯制作完成,大家进行合影留念。

  此次七夕节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也帮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魅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群众需求,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邵馨华)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