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志愿“红”勇战洪“魔”
2020-10-30 17:33:36
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年。从年初的战“疫”到7月的战“汛”,来自无为市的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们用满腔的热血、爆棚的爱心,心连心,聚合力,用全民志愿“红”力量勇战洪“魔”!
抗洪前线,志愿依然有我
时隔四年,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防汛抗洪一线。对,是他们,没错,在2016年夏季抗洪抢险的“战火”中,锦绣无为志愿者协会、大爱无为志愿者协会、关爱留守儿童志愿协会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一直“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四年后,无为大地又一次面临着洪水危险时,志愿者们闻“汛”而动,再次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听从指挥安排、参与提防巡查、应急救援、志愿宣传、爱心慰问等工作。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锦绣无为志愿者协会启动救灾响应机制,向壹基金申请了115900元物资用于灾区救援!并组织后勤保障队伍,深入防汛一线,提供志愿服务;“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大爱无为志愿者协会一直支援防汛一线,连续多日为安置点群众和抗洪官兵赠送3000余份爱心盒饭,募集了近25万元物资送往防汛一线,为抗洪抢险一线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关爱留守儿童协会,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前往泥汊,姚沟,无城等乡镇抗洪一线为抗洪官兵,受灾群众捐赠食品,日用品等大量物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道不尽的感谢都装进了这一份份的物资中,化做温暖的力量支持战斗在抗洪一线的官兵、干部群众们!
防汛一线,彰显巾帼本色
有人在安置点提供服务,有人在圩堤贡献力量。在劝导撤离的行动中,在后勤服务的队伍中,在巡堤查险的防控中,处处可见“巾帼红”的身影!
群众安置点上,巾帼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集中慰问,市妇联将巾帼志愿服务队分为医疗服务小组、学习辅导小组、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小组,为安置点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大姐,你家在哪,我们等下就去你家看看。你就放宽心在这,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在姚沟镇第一小学安置点,志愿者巩国防正对安置点的刘大姐进行心理疏导;志愿者刘扬云带着理发工具来到泥汊镇大江中学安置点,为有需要的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牛埠镇安置点的临时“儿童之家”,巾帼志愿者们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功课辅导等,给孩子们送去象棋、羽毛球、乒乓球、彩笔和各类文摘读本。她们用实际行动温暖着安置点群众的心。
防汛大堤上,开城镇练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巾帼志愿者汪祥妹和王俊自汛期以来一直驻守在长城圩练墩段,装沙袋、扛沙袋、抢险、半夜巡堤查险…… 姚沟镇五洲村巾帼志愿者们主动请缨,参加夜间巡埂查险,抢险工作紧张时,她们也冲锋陷阵,渗漏、管涌险情发生时,她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学习专家和老干部防汛险情的处理方法,在实战中学习防汛抢险知识。面对无情的洪水,无城镇泰山社区巾帼志愿者魏巍挨家挨户劝导撤离群众,耐心的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巾帼志愿者们用她们的柔弱双肩撑起了无为防汛半边天,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本色!
挥洒汗水,凝聚青春力量
汛情危急,无为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积极行动,号召广大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团员青年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共青团无为市委成立防汛青年突击队,300名青年志愿者踊跃报名加入到防汛抗洪抢险的队伍中,这其中有千里之外赶回来的热血青年,也有主动请缨的市直单位青年干部,更有放假在家的“00后”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河堤上、圩埂旁争分夺秒,不顾自身满身泥污,扛铁锹、铲砂石、装沙袋、除杂草,一次次抵挡住了洪水的侵袭。7月17日,无为市青年突击队40余名青年,赶赴襄安镇施河圩东埂,装袋垒土,筑起挡水墙;7月25日,无为市青年防汛突击队前往凤凰颈排灌站,30多名突击队成员到达之后,立刻投入抗洪工作,他们搬运砂石,装填沙包,经过数小时的连续高效作战,现场垒起了一道道由砂石袋搭建的“安全防线”。
此外,福渡镇团委、石涧镇团委、鹤毛镇团委等乡镇团委组织团员青年,深入防汛一线,开展排除险情、交通清障、道路清淤、人员撤离、物资运送等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们忙碌泥泞的身影和风雨中飘扬的团旗成了疾风骤雨里亮丽的风景线。
闻“汛”而动,筑牢“红色堤坝”
汛情面前,无为市各级党组织主动发挥出战斗力和凝聚力,筑起抵御洪水侵袭的“红色堤坝”。
刘渡镇按照“六有”标准,招募110名党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石涧镇二龙村党总支书记潘克楼带领村“两委”巡查俞村段堤埂时发现水位上涨,现场成立党员突击队对该段堤埂加固,抢防结合筑牢防汛堤线;昆山镇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11个村(社区)党员先锋队每日对水情进行监测预报,织密水情信息监测网;蜀山镇成立党员防汛安全排查工作组,对山塘、危房、学校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在各河道、圩口设立警示牌,对重点区域积水及淤泥及时进行清理;鹤毛镇8个村级党总支书记带头巡查,对万年台水库、万年台陈家圩排灌站、龙埂排灌站等重点防汛地段人员在岗情况、设备工作情况进行逐一排查,保证防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灾情、哪里有群众呼唤,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党员就行动在哪里。面对严峻的汛情,无为市的党员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在防汛抢险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银辉”请缨,助力一线防汛
汛情危急时刻,无为市广大“五老”同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踊跃投身到防汛救灾工作之中,为防汛救灾“慧”聚银辉力量。
“五老”中有不少是老“水利”专家,他们主动请缨,把丰富防汛经验传授给青年一代,涌现出了倍受大家称赞的一大批“土专家”,在防汛中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尚在外地检查身体的市政协原主席、市关工委主任邢献宝同志听到无为汛情严峻,没等各项检查全部结束,就立刻启程返回无为,连日来,他不辞辛劳、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大圩口、险工要段,了解情况、指导防汛;75岁的刘渡镇老干支部书记许宝珠同志,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作为刘渡镇聘请的防汛救灾顾问,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
此外,战斗在防汛一线,全市广大“五老”人员还主动担任“防汛宣传员”。姚沟镇老干党支部书记李世芳组织五老人员劝导村民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十里墩镇老干部支部书记王显才和镇老年大学校长吕旭、蜀山镇李柏枝等一大批镇、村“五老”同志,不仅主动参战巡埂、加“子埂”,而且还将上级要求和汛情动态,及时向群众展开宣传。
市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在参与防汛抗洪的同时,积极组建“五老健康教育团”,冒雨深入4个镇11个村(社区)群众安置点,宣讲卫生防疫知识,进行义诊。据初步统计,全市有11个镇近50名“五老”人员,结合新冠病毒常态化防疫,自发组织了“卫生健康巡回宣传小组”或“健康宣讲团”,定期去群众安置点宣传。“五老”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再一次书写了晚霞生辉的绚丽篇章。
从年初疫情到如今抗洪,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行动守护着万家灯火,践行着志愿精神,凝聚起防汛抗洪的磅礴力量!
来源: 安徽文明网
编辑: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