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聚焦 >正文

芜湖市首届白茶采摘节暨映山红观赏季活动在昆山镇正式启动

2021-04-12 09:05:50

  4月8日上午,芜湖市首届白茶采摘节暨映山红观赏季活动在无为市昆山镇丁家山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开幕。

  芜湖市副市长汤劲松,无为市市长吴瑞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红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永志,副市长刘萍,市政协副主席沈绍安等出席开幕式。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活动正式开始。精彩的歌舞表演、新颖的村姑推介,现场节目亮点纷呈,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汤劲松宣布白茶采摘节暨映山红观赏季活动正式开始。

  “登茶山、赏花海”,开幕式后,游客们沿着官方制定的旅游路线领略昆山秀丽风光,在石婆洼山徒步登峰观景的队伍中,游客蔡晓敏带着夫人不时驻足,拍摄沿途的美丽风景,昆山的茶文化和波澜壮阔的自然风光让他们过足了“眼瘾”。

  “的确这里的风景很美,茶文化也很浓厚,我回去以后也推荐我的朋友和亲戚们欢迎他们也到三公山来,看一看、了解一下这里的茶文化和这里的风景。”游客蔡晓敏告诉记者。

  精彩的活动,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吸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一大早,摄影爱好者汪晓玉和朋友们一行自驾游来到了三公山脚下。从山脚到山顶,汪晓玉手里的单反“咔咔”响个不停。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今天来到昆山这里,看到昆山的美景,就想用我的相机把它记录下来,也希望有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来记录家乡的美,把美传播出去。”游客汪晓玉说到。

  像汪晓玉这样的摄影爱好者还有不少,大多背着“长枪短炮”,有的自带梯子登高,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下了美丽的风景,也见证了昆山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来到了昆山,感觉这几年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多了,环境整洁,人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汪晓玉感慨道。

  本次活动以茶为媒,不仅搭建起了茶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还有效助推了昆山白茶的提档升级和茶农的持续增收,促进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昆山镇乡村振兴发展增添了一抹绿色。据悉,本次活动将从4月8日一直持续到5月7日。

  在三公山山脚处,一座四百平米的白茶加工基地伫立在此,游客们走进车间,现场观看制茶工艺,购买新鲜的白茶。

  为了让游客能够有最好的购茶体验,总经理钱扬来特地来到车间,和员工一起挑拣茶叶,反复叮嘱他们注意事项。“我们站在的地方,前两年还是荒地,我们企业来了以后,开发了两千两百亩的荒山,建立了这个加工基地,目前我们这个基地里面有四十多个工人在加工,年产是一万多斤,随着基地的继续调整,下一步产量每年在3000斤的增加,估计在丰产期在两万多斤。”看着众多前来购茶游客,钱扬来不禁感慨万千。

  目前,钱杨来的生态农业园项目已种植白茶1000余亩,种植苗木400余亩,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各种项目,使之成为集体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从而形成良性产业链。“我们将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使我们的白茶成为一个我们昆山镇的特色名片。”安徽省绿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扬来说到。

  “采茶节”在传承弘扬茶文化的同时,正成为昆山镇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文化旅游的品牌活动,为新昆山描绘出壮丽前景。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昆山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镇党委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出台新规划、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业态、挖掘新能量,将我们山区特色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白茶产业是我们实现产业振兴,发展茶旅文化的主攻方向,一方面我们扩大白茶种植面积,继续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大户,培育一批新的省市级龙头茶企。同时我们让更多的农户参加进来,实现“农户+合作社+企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把农民土地、银行资金用活,为农民增收。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品牌创建,我们引领全镇茶企联合创立了“昆山茶叶产业协会”,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无为三公山”白茶,以昆山白茶卓越品质、以昆山人诚实口碑,树立我们自己品牌。让人们更亲切感受到“茶浓花香·梦里昆山”。今后,昆山镇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着重发展生态旅居、生态农业等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改善,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引导乡村旅游、文化、农业、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民宿餐饮等“农字号”新产业、新业态,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采访中,昆山镇党委书记王继生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