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三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021-08-11 08:54:37
近年来,无为市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彰显特色,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营造舆论宣传,扩大政策“传播力”。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镇、村积极调动村民参与长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召开各类会议、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长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自上而下、分级评级的方式评选出“卫生示范户”,张榜公布,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积极争创、比卫生意识、比卫生质量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村民卫生保洁自我约束力,推动长效管理的良性发展,为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是强化后续管养,明确主体“执行力”。无为市把美丽乡村制度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组织相关单位深入中心村调查研究,及时出台了《无为市美丽乡村中心村公益设施长效管护的实施办法》,在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工作政策措施的同时,明确了管护范围、确定了管护主体,建立了管护标准,制定了管护考核办法,逐步完善了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建成了长效管理工作站,配备了垃圾箱、保洁员、保洁车等进行垃圾的存放、清扫、清运。同时,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帮助村民委员会履行管护主体责任,落实具体管护职责,加强对管护人的监督管理,管护理事会、协会也发挥监督管理职能,确保了管护工作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三是足额配套资金,强化实施“保障力”。为把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大了财政经费补助长效管护工作力度,确保长效管护机制资金保障到位。无为市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根据省下达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统筹分配上级补助资金和本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重点投向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无为市财政局 李泽涛)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