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五年新成就】民生水利和谐水利 做好水乡水文章
2021-12-22 08:55:44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市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无为的古称“濡须”就是河流的名字。目前,境内有长江、裕溪河、西河等多条河流,水资源总量22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27.6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以建设民生水利、和谐水利为目标,取得丰硕成果,做好了水乡水文章。
凤凰颈新站
在无为大堤凤凰颈闸,作为提升西河流域洪水外排能力的关键工程,总投资4.95亿元的省重大水利工程——凤凰颈新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年前计划完成主厂房封顶施工,明年6月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泵站具备排洪能力。建成后将增加西河洪水和圩区涝水出路,恢复凤凰颈闸自排、自引功能。
神塘河泵站
有效增加西河流域洪水外排能力,保障西河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凤凰颈新站,在上下九连圩无为大堤上,新建老神塘河同样可以提高区域排涝能力,减轻西河防汛压力,并通过合理调度代排巢湖和裕溪河洪水。该工程核定总投资3.1亿,目前已完成投资2.34亿。治理水患、造福人民。成功开工建设的两项重点易涝地区排涝泵站工程都将于明年汛期前发挥效益。
城乡供水一体化
同样,让广大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也尤为重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两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新建供水工程以及对现状管网延伸建设,全面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通过现状管网延伸,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升。
过去,农村地区由当地小水厂供水,水质水压都无法得到保障。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市将农饮工程纳入到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中。高沟区域水厂自2020年11月投入试生产,目前已向姚沟、刘渡、牛埠、泥汊四镇正式供水。每日供水2.8万吨,受益人口18.1万人。同时每日对出厂水进行包括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共10项的水质化验1次;每月对末梢水进行10项水质化验2次。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共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这样的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
五年来,我市还建设完成了上九连、蜀山、陡沟、三闸四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完成灌区内沟渠清淤、配套建筑物、泵站更新改造建设,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灌区内计量设施安装,总投资350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约45万亩。配套改造工程实施后,有效地改善排水区的灌溉引水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项目区的排涝灌溉能力将有所提高,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项目区工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前提。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港生:“过去的五年,我们在无为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功战胜了2020年特大洪水,做好了水安全大文章,并抓住2016年洪水后水利建设机遇,开建了一批重点易涝地区薄弱环节治理项目,如神塘河泵站、凤凰颈新站工程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累计目前已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近27亿元,完成重点骨干工程17项,且均已发挥工程效益。
围绕脱贫攻坚战,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我市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正式开启河湖高效治理的新篇章,如今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制度日益完善,各项工作也逐步迈向现代化智能化。
未来的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一地四区”建设目标任务,以2020年大水为契机,依托“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立足防洪减灾,在谱写水生态新篇章,继续加快在建工程建设步伐,同时再谋划新一轮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项目,积极争取防洪水系联通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高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持续做好河湖生态修复与管理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坚决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