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聚焦 >正文

无为市:欢欢喜喜闹元宵 文明实践迎新春

2022-02-15 12:25:58

  佳节涌春潮,元宵添新喜。又是一年元宵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无为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做汤圆猜灯谜欢乐闹元宵

  2月14日,刘渡镇“迎春闹元宵”文明实践活动在刘渡镇庆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一首唐诗拉开活动的帷幕。随后庆丰村文化志愿者献上了精彩的二胡独奏《闹元宵》、《走进新时代》等曲目。接下来的猜灯谜环节,红色的灯笼坠着各式各样的灯谜,格外喜庆。居民们仰头徘徊、踊跃竞猜,有的人双眉紧锁,绞尽脑汁地思考谜底;有的人争先恐后地与工作人员核对答案,猜出谜底的居民们排起长队,欢欢喜喜地领取了一份小礼品,好一派热闹非凡、温馨和谐的景象。

图片31.png

  2月11日,无城镇皇武社区邀请辖区空巢老人、大学生志愿者及未成年儿童开展了“巧手搓汤圆 欢喜闹元宵”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一派热闹景象,老人们带着孩子们揉面拌馅,给小朋友们普及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和寓意等知识。大家有说有笑,经过一上午的劳动,一盘盘象征团圆的元宵便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随后,志愿者将汤圆煮好,老人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吃汤圆,感受浓浓节日的氛围。

  喜迎元宵佳节 情暖孤寡老人

  元宵节期间,高沟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纷纷给辖区内老人送关爱。健全村志愿者给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去棉被和棉袄,与老人亲切交谈,问候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了解老人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各种惠民利民政策,及时解决他们的难题。隆兴村组织志愿者为老人们挂上灯笼,增添节日气氛,还准备了零食邀请空巢老人齐聚,为老人捶背揉肩,同老人们谈心交流,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团圆气氛和大家庭的温暖。定兴村组织志愿者到辖区计生特扶家庭孤寡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帮忙收拾家务,打扫卫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慰藉与疏导,提供信息咨询和爱心服务,用暖暖的温情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

  2月12日下午,无为市泥汊镇泥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走进泥汊镇养老服务中心,为那里的老人送上元宵节的祝福。“爷爷,今年过年还热闹不?”“近来身体怎么样?”一走进敬老院的大门,志愿者们就各自忙活起来,陪老人拉家常,帮老人打扫卫生,嘱咐老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保持愉快心情。院子里不时传来欢笑声,整个敬老院热闹非凡。志愿者还为老人们送上香气扑鼻的汤圆,老人们欣喜万分,纷纷围坐在一起,尝着热气腾腾的元宵,个个都开心得合不拢嘴。

  欢乐元宵节 满满情意心

  2月11日,无城镇太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元宵节慰问环卫工人文明实践活动,向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志愿者们为大家盛上一碗碗心意满满的汤圆,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开心健康,团团圆圆。收到这份满满情意的元宵祝福,环卫工人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感谢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今后将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努力为大家营造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

  2月15日上午,福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周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共20余人在尤孔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在尤孔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理论大讲堂上,宣讲员为志愿者、村民讲述元宵节由来、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在尤孔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新风堂里志愿者与村民们分工协作,和面、调馅、搓汤圆、煮汤圆。大家围坐在圆桌前尝着自己做的元宵,甜在嘴里,美在心里。志愿者们还将一部分煮好的汤圆分头送往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家中,用小小的汤圆却传递社会和政府的关怀之情,在乍暖还寒的初春给他们带去温暖。

  2月13日,泥汊镇日新村开展元宵节庆祝活动。当天晚上,日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风堂前灯火通明,伴随着锣鼓声,村民们自发组织传统民俗“鱼灯会”,在欢乐的气氛中迎接元宵佳节。日新鱼灯的‘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2022年,无为市将继续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文明新风等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