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聚焦 >正文

安徽无为:“皖江第一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月底将安装完成

2025-07-11 11:02:11

  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仍在安全稳步推进,位于安徽芜湖无为市的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便是其中之一。2025年7月7日,工程现场监理单位负责人,山东龙信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孙强介绍,泵站枢纽自动化控制系统正紧锣密鼓安装,预计7月底可完成并开展机组启动验收,更令人期待的是,届时安徽省内大型泵站首台轮式巡检机器人将正式“上岗”,将助力该泵站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运行管理再上新台阶。

  安徽省凤凰颈排灌站是西河巢湖流域防洪、排涝、灌溉关键控制性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建成以来一直享有“八百里皖江第一大站”的美誉。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选择改造凤凰颈排灌站作为引江济淮西兆河输水线路上的渠首引江枢纽,在保留老泵站原设计排涝、灌溉功能和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引江济淮规划的稳定引江功能,旨在打造一座集防洪、排涝、引江、灌溉多重功能于一体,统筹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多重使命的现代化综合利用水利枢纽。

  当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新建泵房外立面装饰涂层已基本喷涂完成,显得更加端庄大气。前池、新建泵房、压力水箱、改造后的老泵房和新建管理房等建筑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静待正式入列西河巢湖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方阵;在泵房内部,工人正在轮班实施吊顶安装、地砖铺砌等装饰装修工作,已成功调试的6台套水泵电机严阵以待,随时可以接受调度指令开机排涝或引水抗旱。

  工程总承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茂松告诉记者,2025年6月,为应对预报的多轮强降雨,凤凰颈泵站按照省水利厅和省引江济淮集团的调度指令及时开启闸门,充分利用西河水位高于长江水位的有利条件进行自排预降西河水位,王茂松介绍道:“2025年6月3日至23日,累计排水量近1亿立方米,这标志着凤凰颈泵站已经初步发挥了社会效益。”2025年6月下旬,受上游降雨影响,工程区长江水位上涨,已不再具备自排条件,泵站及时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工作重心转向防洪挡水和尾工施工。

  在介绍项目的核心进展时,孙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与传统水利枢纽相比,改造后的凤凰颈泵站将配置一套智能化程度很高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可在中控室通过计算机和电子大屏实现设备集中操控和全方位在线监测。”“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快速调取任意时间段的运行记录并生成报表,极大地提升了日常运行管理和故障排查分析效率。”王茂松补充道。

  孙强还透露,凤凰颈泵站建成后,安徽省内大型泵站首台轮式巡检机器人将正式“上岗”,“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程序路径,通过物联网控制电梯和电气设备间电动挡鼠板,行驶到各个关键设备点读取设备运行数据,大幅提高枢纽运行可靠性的同时,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日常巡检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运行管理人员投入成本”。

  王茂松也信心满满地表示,随着自动化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等收尾工作稳步推进,凤凰颈泵站建成投运指日可待,这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江的格局已然形成,国家部委批复的功能和规模将得以全面实现,润泽皖豫的工程效益将得到完整发挥。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孙强:我从泰山脚下来到长江之滨,参与引江济淮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建设已有五个年头,从前期准备到如今即将完工,我感触特别深。看着这座沿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型泵站从深开挖基坑中一点一点成长起来,我感到荣幸且自豪,过去几年里,我们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夜以继日、并肩奋战,立志助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引江济淮工程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以优异的成绩向安徽、河南两省的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来源:大江晚报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