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徐方平:三十年用心教学 讲台育桃李满园

2022-09-16 14:50:36

  徐方平是兢兢业业的优秀老师,对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用慈爱的心教导学生,他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崇高的教学事业。以三尺讲台为事业舞台,以莘莘学子为事业基石,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以“爱”教育,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

  徐老师作为牛埠镇语文老师,他经常结合课本讲述革命时期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在未来投身自己的事业需要有乐善好施、爱国敬业品质。用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对待家庭贫困和残疾孩子热心帮助,他常说看到他们。就如同看到自己当年上学时期的影子。

  2019年,徐老师刚接手新班级,班级有一个残疾学生,性格比较内心,其他学生都不愿意与他玩耍。徐老师为了打开她的心房,每次孩子做活动,徐老师都会叫他参加,当他取得成就时,徐老师总会表扬他,渐渐地孩子的心房打开了,孩子也主动和其他孩子交流,成绩也渐渐提高,在毕业后孩子孩子提到徐老师总会感激不尽。

  多年的教学使得徐老师领悟到:“教育需要以爱浇灌,才能培养爱心少年,未来才能回报社会”。教学行业是很重要的行业,需要有一颗对孩子们爱的教育,才能实现唤醒孩子们的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兢兢业业,三尺讲堂几度春秋染芳华

  徐老师从事教学行业三十年,虽然他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每天坚持走去学校,他作为班主任,每天最早到学校,最迟离开学校。他作为临湖小学主任,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勇于承担艰苦工作,识大体顾大局,关心同事,爱护学生,得到同事和学生的好评。

  岁月在变,环境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徐老师的初心及对讲台和学生的热爱,三十年如一日的批改作业。有人劝他到城市去教书,那里工资高、交通发达,但他不同意,他说他想点亮村的孩子上大学的希望,希望用他毕生的心血,圆他们的大学梦,就这样,送走了一批批学生,孩子们长大了,他也老了,每次孩子们回乡总会回来看望徐老师,情切的叫他“徐爸爸”。

  精益求精,在工作中突破自我

  徐老师从第一天工作起,就一直努力工作,有难点或问题及时查阅书籍,每天工作到半夜回家,每次起早贪黑。这是他对教育的热爱,让他坚守了三十个春秋。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如今的他对小学语文知识了如指掌,但徐老师依然谦虚,每次镇或市举办老师教研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积极听取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教授与学生,对学生的疑问,他总是孜孜不倦的指导,同时结合实际,为孩子们讲解难点和问题。

  徐老师不仅在教学育人精益求精,更是在立德树人起到表率,面对乡村贫苦的环境,他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互敬互爱,在工作中他总是谦诚待人、以身作则、弘扬正气,诠释着一个老师的责任与担当。

  有道是职业光荣首推师德,师德修养学习榜样,徐老师敬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民超)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