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璐:以爱为壤,在乡土间播撒温暖的孝亲使者
2025-07-11 10:36:35
人物简介:
靳璐,女,中共党员,1984年7月13日出生,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吴家村村民,现居无为市陡沟镇张桥行政村张村自然村,2019年在无为市陡沟镇百官圩村参加工作,现任百官圩村计生专干。
事迹简介:
靳璐,无为市陡沟镇百官圩村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位用青春与真情守护乡土的“暖心人”。
她生于农家,怀揣对乡村的深厚情感扎根基层,以脚步丈量乡间路,用热忱融入村民心。面对诈骗分子,她果断行动,助老人追回损失,守护村民的“钱袋子”;结对帮扶中,她两个月风雨无阻照料不能行动的老两口,让“亲戚”二字充满温情;酷暑时节,自掏腰包送瓜上门,用清甜驱散燥热,温暖特殊群体与拾荒老人。在家庭中,她是孝顺女儿、贤惠儿媳,往返苏皖照料患癌母亲与婆婆,肩挑工作与家庭双重责任。从守护村民到关爱家人,她以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党员初心,将“孝老爱亲”洒向乡野,用平凡坚守书写着基层工作者的责任与大爱。
正文:
在无为市陡沟镇百官圩村,有这样一个身影,她步履匆匆穿梭于乡间小路,心怀热忱扎根在这片土地;她以无私大爱温暖每一位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她就是靳璐,一位用青春书写责任、用真情传递大爱的乡村守护者。
扎根乡土,追逐初心的乡村逐梦人
1984年7月13日,靳璐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田野的麦浪、村口的老槐树、乡亲们亲切的笑容,是她成长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记。这片孕育她成长的土地,赋予了她质朴的品格和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在成长过程中,她目睹了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深知乡村需要新鲜血液注入,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于是,当许多人选择奔向繁华都市时,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返乡之路,投身于农村这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立志用自己的双手为乡村描绘美好蓝图。
2019年,靳璐来到无为市陡沟镇百官圩村工作,开启了扎根乡土、奉献青春的征程。刚到村里,她面临着诸多挑战,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工作、村民的质疑……但这些都没有让她退缩,她迅速调整状态,走家串户,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用真诚和耐心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她深知,只有真正融入这片土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守护乡亲,打击骗局的正义卫士
在基层工作中,靳璐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2022年年底,周村的周联桂老人神色紧张地找到她,泪眼婆娑地哭诉自己遭遇了骗局。经了解,原来是无名商家打着“助农”的旗号,进村入户销售“三无”产品“养生杯”。周联桂老人被商家的花言巧语和虚假宣传所蒙骗,拿出了五百多元购买了这个实际价值仅十几元的杯子。等到商家走远,老人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心急如焚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来村部求助。
靳璐听闻后又气又急,深知这类诈骗不仅让村民蒙受经济损失,更欺骗了大家的情感。她立刻行动,利用村里的“天眼”监控系统仔细排查过往车辆,反复查看画面,终于捕捉到不良商家的身影。为了尽快将这伙不良商家绳之以法,为老人追回钱财,她一边联系民警详细说明情况,一边密切跟踪商家的行踪。在多方努力下,成功协助警方打掉了这伙不良商家,也为周联桂老人追回了被骗的钱财。当老人接过失而复得的钱财时,紧紧地握住靳璐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中满是感激。靳璐的勇敢和善良,不仅为老人挽回了损失,更让村民们看到了基层工作者守护民生的坚定身影。
结对帮扶,情暖“亲戚”的贴心儿女
靳璐积极落实芜湖市“双联双应”暨“走亲戚”活动,用心用情关爱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村民,而肖村的季必兴老人就是她结对帮扶的“亲戚”户。2022年10月,季必兴老人腰椎间盘突出病症复发,疼痛难忍,只能卧床休养;然而祸不单行,老伴许圣英又不慎摔折了腿,两位老人无法下地,子女又都在外地,老两口的一日三餐就成了大难题。
靳璐听闻此事后,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饮食起居的责任。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匆匆赶往季必兴老人家。一到老人家中,她立刻忙碌起来,帮助老人洗漱、擦拭身体,让老人保持干净舒适;然后系上围裙,精心准备一日三餐,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她总是变着花样做一些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饭菜。照顾完老人后,靳璐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村部上班,处理各项工作业务。就这样,她在照顾老人和日常工作之间来回奔波,风雨无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个多月。在靳璐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的身体逐渐康复。季必兴老人感动地说道:“靳璐真是比自己的儿女还亲啊!要不是她,我们老两口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靳璐用两个多月的风雨奔波,让“亲戚”二字有了最滚烫的温度,也让基层帮扶的真情在乡间深深扎根。
暑日送瓜,传递温情的暖心使者
2025年7月以来,无为市遭遇持续高温,烈日炙烤着大地,乡间小路被晒得滚烫,空气里都带着灼人的热浪。靳璐看着村民们在酷暑中或忙碌劳作,或闭门避暑,心里总惦记着大家能不能扛住这热浪。她没多想,便自掏腰包买了几个清甜的大西瓜,趁着午休时间,提着沉甸甸的袋子往村民家赶。
村里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往常对旁人的关怀总带着几分戒备,默默躲开递来的东西。这次靳璐走到他跟前,把一袋西瓜递过去,轻声说:“天太热了,吃块瓜解解暑。”他怔怔地看了看靳璐,又看了看西瓜,竟慢慢接了过去,眼里闪过一丝难得的柔和。随后,靳璐走进村里一户五保户老人家中,“天热别出门干活了,要是缺啥少啥,就给村部打电话,我马上过来”,她一边细心叮嘱着,一边把西瓜放在老人家的桌子上。老人拉着她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大夏天还跑过来给我送西瓜,你可比亲女儿还亲哦。”
返程时,靳璐在村口遇到一位拾荒老人,背着鼓鼓的麻袋在烈日下蹒跚,汗水浸透了衣衫。她赶紧上前,把剩下的半个西瓜塞到老人手里,“大爷,快歇歇吧,找块阴凉地方吃点瓜凉快凉快。”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连连道谢。暑气蒸腾中,一块块清甜的西瓜,不仅驱散了燥热,更把靳璐的真情实意,悄悄种进了百官圩村每一个人的心里。
孝老爱亲,扛起家庭的温情脊梁
在工作中,靳璐是村民的贴心人;在家庭中,她同样是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儿媳。靳璐的母亲身患乳腺癌,作为独生女的她,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几乎每周都要往返江苏与安徽,陪同母亲定期检查治疗。在医院里,她日夜陪伴在母亲身边,喂饭、擦身、陪母亲聊天,给予母亲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母亲的爱和责任,让母亲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2025年,婆婆身患卵巢癌,入院治疗期间,靳璐再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她没日没夜地陪护在婆婆身边,关注着婆婆的病情变化,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面对婆婆的焦虑和不安,她总是耐心地安慰,给予婆婆信心和勇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逐渐康复。
家人时常关心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累啥?咱妈好好的,比啥都强。”只是转身后,揉了揉发酸的肩膀——那肩上,一头挑着村里的千头万绪,一头挑着家里的柴米油盐,却挑得稳稳当当。靳璐在工作与家庭间努力平衡,用坚韧和担当扛起双重责任,她的故事,感动了家人,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守护村民的“钱袋子”,到照顾结对帮扶的“亲戚”,从关爱村里的特殊群体,再到陪伴自家的老人,靳璐的“孝”,早已跳出了小家的范畴,成了洒向整个百官圩村的暖阳。她从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用日复一日的脚步,丈量着乡土的温度;用一双沾满泥土的双手,焐热了一颗又一颗需要关怀的灵魂。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