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好人在身边 >正文

王世全:党徽映丹心 烈火见真情

2025-08-11 10:24:30

  人物简介:王世全,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无为市牛埠镇岗桥行政村蛇脉岗自然村人,种田大户。

  事迹简介:这位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的汉子,既是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也是乡亲心中信赖的主心骨。当邻居家突发大火时,他毫不犹豫冲入火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正文:2025年2月20日的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宁静的小村。突然,一声“着火了”划破宁静,紧接着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邻居家厨房的柴火堆发生火灾,正在家中整理农具的党员王世全听到异响,立即冲出门外,发现火势已蔓延至屋顶,邻居家还在惊慌失措。他没有丝毫犹豫,一边大声呼喊提醒邻居撤离,一边迅速拨打119报警,随即拎起院中的水桶,逆着浓烟冲进火场。

  邻居家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两口。屋外搭起的临时厨房堆着刚收的柴火堆,正是易燃物。木质房梁被烧的劈啪作响,黑黑的浓烟在往外冒。火舌肆意舔舐墙壁,热浪扑面而来,煤气罐在高温中发出“嘶嘶”声响,随时可能爆炸,王世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浓烟中摸索到煤气罐的位置。罐体已被烤得通红,阀门处有轻微泄漏,情况万分危急。他咬紧牙关,用厚棉被裹住双手,一把抱住滚烫的煤气罐,奋力将其拖出屋外,转移到空旷地带。随后,他又返回屋内,协助老人安全撤离,并组织附近村民用水控制火势,直到消防车赶到现场彻底扑灭大火。事后,消防人员查看现场后表示,若煤气罐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王世全的果断行动,不仅挽救了邻居的生命财产,也避免了一场可能波及整片村舍的重大事故。村民们纷纷称赞他“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关头豁得出”,而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是党员,这是应该做的。”

  王世全是村里出了名的种田大户,承包了五百多亩农田,年年粮食产量位居前列。然而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农业能手。他从电动站下岗后,看到村里大量土地撂荒,年轻人纷纷外出,心中萌生了“把地种好”的念头。他毅然拿出全部积蓄,流转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水稻。起初因缺乏经验,第一年便因病虫害和施肥不当导致大面积减产,亏损严重。但他没有气馁,白天在田里观察作物长势,晚上翻阅农业书籍、上网查资料,还主动向农技站专家请教,逐步掌握了科学种植的要领。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王世全意识到传统耕作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他注意到周边一些农场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于是,他决心自学无人机技术。他自费购买了一台农业植保无人机,从零开始学习飞行原理、操作系统、航线规划和农药配比。那段时间,他白天在田间反复练习起降和喷洒,晚上研究飞行日志和故障排查,常常忙到凌晨。为了考取无人机操作证,他专门前往市里参加培训,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成为持证上岗的“飞手”农民。掌握技术后,王世全不仅将无人机应用于自家农田,还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植保服务。他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精准规划飞行路线,科学调配药剂浓度,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世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他主动承担村里的公益事务,每逢雨季便巡查沟渠、疏通排水,防止农田内涝;冬季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孤寡老人送粮;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谦逊:“种地是本分,救人是本能,党员是身份,更是责任。”

  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村民们再次见证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平日里,他是带领大家致富的领路人;危急时刻,他是冲在最前面的守护者。王世全常说:“种庄稼和做人一样,都得扎根土地,实实在在”。这个在田埂上践行初心的共产党员,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勇气守护乡邻,他的田埂上不仅长出了沉甸甸的庄稼,更孕育着守望相助的温情,奔涌着为人民服务的热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