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实践 >正文

洪巷镇“花式”反电诈 守护“钱袋子”

2022-03-07 10:20:03

  “2022年2月21日至27日,无为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起,其中,刷单类7起,损失103.89万元;贷款、代办信用卡类3起,损失90万元;杀猪盘类1起,损失21.32万元……”3月7日上午8时,洪巷镇13个村(社)的广播同时响起,开始播放反电诈预警信息了。

  为了遏制农村电信诈骗的高发势头,捂紧百姓“钱袋子”,今年以来,洪巷镇坚持“防范为先、打防结合”的原则,开拓宣传阵地,以身边案例教育警示群众,持久发力,让反电诈知识更加入心、入脑,取得了预期的宣传、社会及法治成效。

  线上线下结合,开拓宣传阵地。利用微信、QQ、手机短信、村广播、宣传车、LED屏、条幅展板、设置宣讲台等方式,广泛宣传贷款、刷单、电话欠费、网购、网络游戏、交通事故、办信用卡、理财、冒充领导、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方式,重点强调电信诈骗隐蔽性强、欺骗方式多的特点,提醒广大群众不迷信、不轻信、不链接、不打款。在辖区学校内举办法制讲座,使学生们从小建立防诈骗意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传递给家长,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组织志愿者采取“白加黑”错时入户的方式,向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妇女等重点群体传授反诈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镇营造出浓厚的反电诈氛围。

  整理身边案例,聚力警示教育。2021年12月份,双丰行政村村民江某被网络诈骗3300元后,洪巷派出所重拳出击,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于2月23日晚7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追回脏款。镇综治办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单位,对近年来本镇范围内的电诈案例进行整理并逐一剖析原因,隐去姓名保留村别后,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从身边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使群众感受更加直观深刻,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提醒群众切勿贪图小便宜,一旦受骗,保存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构筑长效机制,强化属地管理。将反电诈工作与当前镇村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一线为民办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巩固脱贫成果、低保审核、征兵动员、疫情防控等为契机,持续开展“防电诈面对面”走访活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村民家中,及时摸排梳理可能存在的电诈隐患,形成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治理作用。成立以镇村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的,镇村两级的反电诈领导小组,明确两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反电诈”工作第一责任人,着力构筑“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公安主导、全民参与”的反电诈工作格局。(徐小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