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实践 >正文

无城镇:夯实基层党建 打造“红色网格”

2022-06-10 09:12:53

  网格化治理是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无城镇党委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红色力量”,推动网格化治理工作深化、细化,让党旗在基层网格处处飘扬。

  优化网格划分设置,构建红色矩阵。无城镇按照“一社区一设置”、“边界清晰、不留空白”的原则优化网格设置,将全镇14个城市社区划分成24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和多名党员志愿者,实时掌握网格情况。针对城区内新、老社区位置分布不同、党员分布不均、人员结构不平衡等现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于党员多、区域大的网格,直接依托网格建立党支部,对于党员少、区域小的网格,以“网格党建联盟”的形式联合成立党支部,共成立57个网格党支部,各社区网格党支部之间信息共享、资源共建,打造基层治理的“红色矩阵”。

图片8.png

  强化网格队伍建设,汇聚红色力量。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下,人员力量单一、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着力构建“社区牵头、支部带头、党员领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一是加强人员配置。通过镇干部下沉、统一招聘的方式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利用“1+N”的模式,即一个网格1个网格员全面负责+N名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同时结合“双联双应”制度,倡导社区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积极到社区报到,充当家门口的“服务生”,开展行动至今已有722名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在疫情防控、矛盾调解、为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二是培养后备力量。网格是接触群众的第一线,在群众中工作也最能锻炼人的能力、培养人的品格,无城镇创新党员培养机制,开拓基层干部选优培优途径,在党员发展中着重考虑在服务群众一线表现好、呼声高、素质佳、能力强的网格员和社区服务志愿者。三是健全考核机制。无城镇以“两考核”制度为基础,结合镇主管部门打分和群众满意度两项指标进行量化考评,进一步完善“绩酬挂钩、以绩定酬、绩优酬优”的分配制度,同时积极培养考核优秀的“金牌网格员”通过换届进入到社区“两委”队伍,以此增强网格员“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

  转化网格区域优势,整合红色资源。发挥不同网格的区域优势,整合建立在网格上的单位、企业、商超等资源,建立网格重点场所台账,积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各社区以网格为单位,依靠社区、居民小组、驻网格党支部,邀请驻社区市直单位、镇直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建立以“网格—机关、企业—党支部”的“社区党建共建委员会”。按照“组织共建、设施共享、活动共办”的原则,利用无城镇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类资源定期开展活动,依托主题党日,定期拉动不同行业党员队伍进网格开展主题教育、普法宣传、文艺演出进小区、节日慰问等服务,利用红色资源利民、惠民。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