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正文

无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第八期)

2021-04-01 17:08:11

  【创建要闻】

  无为市召开乡风文明建设现场会

  【文明实践在无为】

  聆听好人事迹感悟道德力量

  无为市:文明实践走村入户焕发基层活力

  【经验交流】

  陡沟镇“内外兼修”赋能乡村振兴

  【他山之石】

  青岛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要闻】

  无为市召开乡风文明建设现场会

  为促进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提升,推动各镇互相借鉴学习。3月26日,无为市召开乡风文明建设现场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红琴参加会议。

图片1.png

  与会人员先后来到昆山镇莲花中心村、姚沟镇月塘中心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观摩学习。随后在姚沟镇召开了座谈会,昆山镇、姚沟镇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图片2.png

  会议要求,各镇要把乡风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进一步培树宣传好先进典型,打造一批乡风文明示范村,引领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文明实践在无为】

  聆听好人事迹感悟道德力量

  弘扬文明新风,传递道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3月25日下午,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市税务局承办的无为市道德讲堂总堂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基层巡讲活动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讲堂(图书馆一楼)举办开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红琴、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以及文明单位、乡镇、社区等170余人参加活动。

图片3.png

  本次道德讲堂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谈感悟、诵经典、习礼仪、送吉祥”六个环节依次进行。活动现场分享了“无为好人”巩国防、宣艳、“芜湖好人”沈怀玉、“濡须税苑”志愿服务队的感人事迹,诵读了原创的诗歌《致无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要以身边好人为榜样,从自身做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

  无为市:文明实践走村入户焕发基层活力

  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包罗万象的惠民活动,紧贴群众的宣讲活动......无为市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村入户”落地生根,文明实践之花盛开无为大地。

图片4.png

  创新方式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文明实践只有落到实处,才能激发内在活力。在严桥镇明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爱心超市里,油盐酱醋、牙刷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物资摆放有序。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店里每种物品都明码标“分”。贫困户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人居环境整治、配合村里工作、自主发展产业等获得爱心积分,用积分兑换爱心超市的生活用品。爱心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明堂村群众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和乡村振兴的工作积极性。

图片5.png

  严桥镇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打造“小板凳红色宣讲队”,把讲堂搬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和企业校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触手可及的方式、感同身受的故事,把党的声音有效传递到老百姓心里。

  同心共建老旧小区焕新颜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和主战场。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各市直单位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无为市文明办号召各市直单位结对帮扶社区。

  市委宣传部结对帮扶的无城镇同心社区同心小区一期,是无物业的回迁小区,脏、乱、差现象一直比较突出。“自从市委宣传部结对帮扶同心小区一期以来,这里的环境大变样,小区道路上惹眼的垃圾清走了,楼道墙面上的小广告有人定期铲除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无城镇同心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韩丹说道。无为市委宣传部从加强社区基层设施建设、注重创建氛围营造和帮扶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办实事好事。结对帮扶共建活动使文明单位与小区实现了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也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图片6.png

  明堂村和同心社区是无为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过程中,无为市集中打造了“1+20+276+N”的三级阵地即1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现全市文明实践体系三级设置全覆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发展。据统计,2020年无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累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900余场次,受众45万人次。

  【经验交流】

  陡沟镇“内外兼修”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陡沟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抓产业发展、抓生态宜居、抓基层善治,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转换衔接,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准迈稳。

图片7.png

  强产业,锻长板,筑乡村振兴之基

  陡沟镇拥有6万亩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基础,但稻虾综合种养主体长期“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产业优势。2020年,陡沟镇探索成立了稻虾综合种养科技联盟和无为陡沟绿色高效稻虾产业联合体,通过“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模式,培养从事稻虾综合种养的经营主体近800个,建立百亩以上种养基地100多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造血”。2020年,陡沟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基本消除空壳村、薄弱村。今年以来,陡沟镇依托龙头企业安徽蓝田农业集团申报创建无为市陡沟鼋虾水都小镇,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探索打造集龟鳖综合种养、水产精深加工、文化体验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图片8.png

  明导向,促长效,增乡村振兴之颜

  家禽散养、乱堆乱放、生活垃圾、无功能建筑等问题长期掣肘农村人居环境。针对这些问题,陡沟镇2020年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基本农田改造、全域土地整治、农村新能源开发等项目一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切实改善村容村貌。2021年入春以来,以“宜居”为导向稳步有序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提升工程,组织各村(社区)对往年创建的39个示范带、60个示范点进行绿化提升,结合村庄特点和地形地貌,选取不同树种种植,做到“一村一树,一村一景”,同时,以美丽乡村长效管护为抓手,分别在刘东村、贵山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立美丽乡村中心村理事会,定期对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开展巡查,公共空间由行政村开发公益性岗位,筹措设备集中统一清理,房前屋后由理事会监督村民开展“三包”,奏响全民共建共享“大合唱”。

图片9.png

  抓善治,树新风,塑乡村振兴之魂

  陡沟镇还在红星村推行乡村治理试点,突出“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建立健全“三治融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在线下,发挥村民组长、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群体作用,将这类人群作为干群沟通的“中转站”,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积极举办乡贤大会、返乡乡友会,鼓励乡土精英投身乡村治理;在线上,建立自然村微信群,大力宣传网络监督平台,消除因误解误传出现的一些流言蜚语,畅通民意收集渠道。2021年,红星村被评为芜湖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大力推进凤凰桥社区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传统文化内核,丰富17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内涵,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凤凰桥样本”入选无为市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评活动,积极选树“道德模范”“陡沟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最美”人物,引导群众修身养德、向上向善。

  【他山之石】

  深圳市:科学统筹“五个关系”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深圳市聚焦城市文明典范战略定位,紧紧扭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载体,科学统筹“五个关系”,有力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一、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着力突出文明创建的思想道德内涵。在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时,更注重思想道德等软件建设。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平台载体,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两个“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施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新入户市民、来深建设者的文明教育,深入推进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活动,加强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广泛弘扬时代新风。

  二、处理好“面子”和“里子”的关系,着力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注重公园、广场、景观大道等城市“面子”的光鲜靓丽,更注重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社区、集贸市场、铁路沿线周边等城市“里子”的整洁有序。持续加大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公共厕所、垃圾站点等重点区域的清洁保洁力度。稳步推进城中村、集贸市场综合治理。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针对乱丢吐、乱张贴、乱冲闯等难题,持续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铁路沿线周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拆除清理违规广告牌、横幅、乱搭建,清理查处乱张贴、乱涂写等行为,清理共享单车近万辆,铁路沿线周边环境秩序显著改善。

  三、处理好“民生”和“民意”的关系,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一方面,加快补齐补强民生短板,2019年全年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新增学位6万多个,新建和改扩建医疗卫生项目83个、新增病床约3800张,建设筹集公共住房超过9万套,完成9000多件民生微实事。另一方面,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文明深圳随手拍”等活动,争做公益慈善、阅读学习、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过节等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宣传者;强化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推动“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文明家园”“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等公益宣传全城覆盖、家喻户晓,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四、处理好“评时”和“平常”的关系,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亲自抓。强化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开展公共文明指数、交通文明指数、环境卫生指数等动态监测。强化巡查督办机制,建立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日常巡查制度,对典型问题曝光,对整改进展跟踪报道。强化考核奖惩机制,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党政部门绩效考核,确保创建任务落实到位。强化法治保障机制,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对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的文明建设责任提出明确规定,并针对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器官捐献、见义勇为、全民阅读等进行专项立法。

  五、处理好“高线”和“底线”的关系,着力防止“负面清单”问题。既对标“城市文明典范”的高要求,更注重防止“负面清单”的硬举措,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监管和隐患整治。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对食品药品生产环节和销售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对各类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在重点领域不触及“负面清单”所列红线。


  报:芜湖市文明办,无为市四大班子负责人

  发:各镇、市直各单位


  

责任编辑: 赵倩